對於何謂「新媒體」,首先新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對於傳媒而言,新舊的分界線,從不同角度去會看到不同的定義。
從受眾的感官刺激而言,大概由舊至新的傳媒變化會是如此:
紙媒 > 聲音廣播 > 電影/電視 > 3D/4D 電影 > XR(VR/AR/MR)
由紙張上的文字,到聲音,到黑白影片再變成彩色,立體/超感觀的電影,再到近年日新月異的XR技術。這些都是一代又一代的「新媒體」。目前,我覺得是在一個「前XR時期」,應該有點像七十年代電視技術出現了但未能普及一樣,當XR技術找到一條普及的門路後,大概會有一番現在還想像不到的新景象。
從技術而言,大概「新媒體」這個名詞和電腦(更準確的是互聯網)的普及有著明顯的關係。現在會提的舊/傳統媒體,大概就是互聯網出現前已存在的媒體。這個分水嶺突破了舊媒體的一些技術上的局限,大大提高了傳媒的影響力。接觸到的受眾由以往有地域限制變成無遠弗屆,而且訊息傳播速度變得更實時,多媒體技術更令資訊可以給得更吸引觀眾的目光(動新聞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但是在網上成長的「新媒體」這廿年間,亦都有兩三代嘅改變。最元祖那些諸如各報章雜誌的網上版、政府/機構/公司的官網、各式其適的入門網站等等,都仍然是有著傳統媒體那個廣播的特性。資訊是單向的,由少數人發佈給大眾。傳媒與受眾之間的角色關係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傳播途徑電子化數碼化了。
之後進化到一個新階段,就是大家說的Web2.0,新媒體再「變新」了一次,終於打破了傳統媒體那種單向傳播的特質,資訊的產生變得多元,傳播亦變成多向。討論區、網誌、留言板、甚至乎網上遊戲等等這些東西帶給了傳統受眾一個新嘅思想:原來訊息不是單向,大家都可以發表意見一齊討論。傳媒少了那種由上而下的訊息發放權利,進化到去一個要和受眾互動的新階段(當然這一點不是所有傳媒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
後來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出現,把新媒體推向了Web3.0的階段。社交媒體可能是一個傳統媒體以前想像不到的一個「新媒體」形式。受眾變得個人化,脫離了Web2.0那種聚眾的特性,而且智能電話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大躍進等等,亦是這個Web3.0的催化劑。
响一人一手機(甚至更多)的年代,資訊變得個人化,而且流動性強,人人都可以係記者/KOL,資訊源頭可以是任何人手機上的相機 /鍵盤等等。資訊爆炸推向了一個新高峰。配合發展迅速的AI/ML科技,同一個媒體,不同人去使用都可以見到專為你而設的內容。用電腦去分配、發佈甚至乎產生特定的資訊給個別受眾,是「新媒體」的新特質。
然而,不同的傳媒應該怎樣與時並進,做到真正的媒體轉型或者會有所不同,但作為一個IT人的視點,我覺得現在的「新媒體」是要比以往貼地,要有更敏銳的觸覺去了解觀眾的需要,去接受媒體已不是單向提供資訊娛樂就可以呃到飯食。更重要的是要更貼近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尤其是當傳統優勢那些老本食得七七八八之時,行慢一步就會追唔返人哋的步伐。Google今年只是20週年,Facebook只有14年,YouTube只得13年,但從科技發展的速度來說,這些沒有「傳統」包伏的公司,早已用著飛機甚至火箭級的速度在前進。如果傳統媒體還在原地踏步⋯⋯後果不難想像。
不過更無奈的是,當傳統媒體是條船,就算船長意識到要駛快啲,但如果思維方式不變,跳唔出傳統框框的話,永遠都是會係開住一條船,無可能變到飛機火箭。(唯願條船唔好行錯到去撞冰山,變不成飛機反變沉船⋯⋯)
2018-10-12
何謂新媒體?
2015-06-25
一個好嘅遊戲嘅元素
題目是別人被問的,看見後有點心癢癢想答,想了兩天,不如用下這個久遺了的網誌。
回正題︰一個好嘅遊戲嘅元素
即是「何為一個好遊戲?」吧。
俗語有云︰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亦有云︰ 人生不過是一場遊戲。
第一句中的戲,當然是指戲劇。 但邏輯上,既然 A=B, B=C,那麼 A=C。
就讓我來一次,以戲寓戲。
戲劇的四大元素︰觀眾、演員、舞台、劇本
套之於遊戲亦然。
觀眾,
是否有一絲奇怪,遊戲又何來觀眾?請細心想一想,一個好遊戲,絕對能吸引局外人觀賞。
運動類︰只說足球,區區廿多人在球場內,可以全球數以億計人作為觀眾。
棋藝類︰圍棋、象棋、橋牌甚至德州撲克,懂欣賞的,作為觀眾亦能緊張刺激。
遊戲類︰實體如大富翁、虚疑如一眾電玩(在機舖就算只係單人玩的太鼓之達人,只要有高手在玩,定必圍滿大批觀眾),只要是好遊戲,必定有能吸引觀眾的特質。
就像近年席捲亞洲的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不用多說好遊戲如何吸引目光吧?
當然,在遊戲世界,觀眾沒有在戲劇世界般重要。 但絕對是一個好遊戲與否的指標。
演員,
在遊戲世界,即是參與者(如玩家、評判、公証人⋯⋯)。
和演員一樣,遊戲的參與者最重要是認真。一個多好的遊戲,如果不認真參與,怎樣也不會好玩的。
先不說玩家,其他遊戲的參與者,諸如評判、球証、司線員、主持等等,還要多一份專業。
例子︰一場球賽如果球証頻頻誤判,絕對影響了整個賽事中的所有人,包括觀眾。
至於玩家,排除那些天生就不適合玩遊戲的少數人(即是那些根本唔想玩的人⋯⋯),應該絕大部份的人成為玩家之時都會有最低限度嘅「認真」,但能否留低他們的心,讓玩家進一步投入,樂在其中呢?還看之後的兩個元素了。
舞台,
遊戲的舞台,就是遊戲的硬件。
大如野外定向的整個山頭、足球場, 小如一個棋盤、一粒骰、一隻棋子、幾隻字,甚至只是玩家的聲音。
凡遊戲,就算是單人遊戲,都需要一定的道具、場地。而這些觸摸得到,看得到的東西,往往就是能否吸引玩家的第一步。
而每一件硬件,都足以影響遊戲的好玩度、難度、投入度、公平度⋯⋯等等。
骰子用6面骰還是12面骰?一粒還是兩粒?
圍棋棋盤為何是縱橫十九路?
RPG 遊戲用的棋子、模型為何做得那麼精緻那麼貴亦有人買?
網球為何如增加鷹眼技術?
所以一個好遊戲必定要一些能配合的硬件。
劇本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一齣戲劇如果劇本爛,有多好的觀眾、演員、舞台都無補於事。
遊戲亦都需要一份好劇本,就是遊戲的規則。
劇本好壞主要都是時、地、人及故事的起承轉合的分別。
遊戲的規則亦然。
時︰需否有時間限制?總時長?每回合的時長?
地︰要在哪個環境下進行?
人︰參與人數的限制?一隊合力完成?分兩、三、四隊互相較勁?
起︰遊戲開始時的狀態,要先分好錢、牌之類?各玩家要企的位置?
承︰遊戲的流程,輪流每人一步的回合制?各玩家一起行動的實時遊戲?
轉︰遊戲的高潮,遊戲有沒有可變的玩法?局局不同的隨機元素?
合︰遊戲的結果,怎樣分勝負?犯規的代價?
而好的遊戲規則,我覺得應該要︰
易了解,太複雜的規則往往令人卻步。
平衡,試想像如果大富翁加一張機會咭是「其他玩家立即破產」會如何?
公平,所有玩家依同一套規則,某程度上可犯規,但亦要付出規則列明的代價。
具挑戰性,不論是單人遊戲的挑戰自己,或多人遊戲的挑戰對手。有必勝方法的遊戲最差。
開心,說到底玩遊戲都係尋開心,如能令每個玩家都在過程樂在其中,勝利只是Bonus,就最好不過。
2013-04-01
十年
時間怱怱,十個年頭就這樣的過去了。
四月一日,是所謂的愚人節,這三十多年來,最深刻的,肯定是十年前那個愚人節。
十年前的今天,正是SARS的高峰期,全港學校剛在前一天開始停課,走到街上,滿目盡是載著口罩的市民。
當日,日間的時候就在石門,泳會客戶的寫字樓入伙不久,那天就是去幫他們把新訂購回來的電腦、打印機、數據機之類全部安裝妥當及連接在一個網絡上。
當天他們只得兩個人在,大家一邊工作,一邊聽著收音機。午後,突然從新聞傳出一個「香港已被列為疫埠」的傳聞。
在那個時期,這種消息真的很容易就信以為真,及至數小時候証實原來只是一個14歲男童的愚人節惡作劇,才讓人晃然醒起當日正是愚人節⋯⋯
(按︰有關這個惡作劇,可參見此連結)
完成了泳會的工作後,黃昏時分,就去到穗禾苑,替我補習生涯中,最乖最叻的補習學生上課。
如常的在他的房間幫他溫習了一大堆數理科目,個多小時之後,大約七時半左右,離開時看見他的父母原來已回家了。
和世伯伯母閒聊數句,正在玄關位置穿鞋預備離開之時,世伯突然問我一句︰「知唔知張國榮死咗?」
我一呆,吓?!
他繼續補充︰「好像說是自殺⋯⋯」
我好記得當時第一個反應我是說︰「不會吧?!又是愚人節的惡作劇罷⋯⋯」
因為當時離事發還未夠一小時,一切還未經証實,世伯亦附和了一句︰可能係啦。
離開後,在穗禾苑那個沒有人的小巴站等車,我一邊在想,不會是真的吧,如此這般的一個天皇巨星,也會那麼突然的走去輕生?
當然,回家後,很快就可以証實這一個不是甚麼愚人節的玩笑了⋯⋯
或許,十年後的今天,很多人還是會希望當天聽到的這個消息真的只是一個愚人節的玩笑。
在八十年代,譚張之爭的年代,我從來都是偏向譚的一方,對張國榮的好感不多。
到九十年代,張的電影越來越好看,才多了少少改觀⋯⋯
及至現在,看著這個年紀的譚詠麟,不期然就會希望,如果張國榮也活到現在,接近六十歲的他,是否還保持著那份公子般的優雅呢⋯⋯
大概,答案會是肯定的吧⋯⋯
2012-09-23
搶鮮自用iPhone5的代價
iPhone5 剛開售了兩天,如果你好彩購得一部,
究竟是拿出去賣賺二三千元好,還是抱著先買先享受的心態搶鮮自用好呢?
當然,任何事情都只是取捨,但究竟搶鮮自用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呢?
就當玩玩數學遊戲,一起來計一計,之後再想想看你會怎取捨。
暫時在香港要買到一部iPhone5,有三大途徑︰
(1) 經蘋果官網登記每天的大抽獎 (每人可抽兩部)
(2) 與相關電訊商簽約,可零機價出機,但要用兩年貴月費 (要輪候)
(3) 以炒價向水貨商或先達炒家直接購買
先計算最簡單的情況(3)︰
你所需付出的代價就是你付給炒家的現金總額。
只要你認為值得,就算炒價去要一萬元一部都好,
不用擔心,代價就是一萬咁簡單,一定不會弄錯。
結論︰這個途徑下,搶鮮自用iPhone5的話,代價會是等於「炒價」。(約$8000)
既然先計了(3),就倒序地計一計(2)又是甚麼情況。
這個有點複雜,我們要先確認一些客觀事實為前題︰
(A) 先達有炒家以8000-8500收購iPhone5
(B) 任何人只要去到先達都一定放得出部機
(C) 習慣的通話量及數據使用量不會突然增加
(D) 因為(C),所以被迫加簽到貴PLAN後多出的通話及數據量是全數浪費的
再細分三類人來計算︰
(甲) 低用量用戶 - 超平$35月費幾百分鐘都講唔駛,又唔多會流動上網。
(乙) 中用量用戶 - 一般$98 Edge任用至二百幾的3G plan就好夠用的人。
(丙) 高用量用戶 - 根本一直都是用四五百元月費的人。
現假設想0機價出iPhone5要簽一個$439的無限數據計劃2年。
再假設,先達的回收價為$8200。
對於(甲)類用戶,
本來只需要$35月費就夠用的,大約每月多付了$400。
兩年合共會多付了 400x24 = $9600
這個價錢除了比公價貴之外,簡直係負資產的,因為就算八千幾炒價放出去還要蝕。
結論︰這類用戶以這種方式去搶鮮自用iPhone5的話,代價會是$9600 (24個月分期)
對於(乙)類用戶,
假設這類用戶所需的計劃只是 $220月費。
改簽無限PLAN即是每月大約多付 $220
兩年合共會多付了 220x24 = $5280
所以,如果立即拿去賣掉,帳面會大約賺了三千元左右。
好了,讓我們想一想以下這句陳述(statement)︰
「如果拿去賣只是賺三千元不夠,又要捱兩年貴月費得來冇新機用的話,倒不如留來自用好了。」
究竟留來自用是否真的只關乎於那個「賺三千元不夠」的代價呢?
先確認一點,留來自用的話,所需的支出是︰兩年合共多付了的$5280(24個月分期)
再看一看如果拿去賣條數又怎麼計︰
首先,在0機價的前題下,拿電話的一刻是沒有任何支出。
接著,立即拿去變賣,可無償地獲得$8200
只要先找個地方儲起未來兩年要分期還的$5280,就不會存在「捱兩年貴月費」的情況。
而餘下來的$2920就是剩賺的。
賣與不賣的帳目都計清楚了,就來一個小學生也會的減法計算︰
數式︰賣出電話所賺 - 不賣電話要付出的成本 = $2920-(-$5280)=$8200
所以我認為,這情況下考慮應否留來自用,應以$8200為取捨的金額。
或者你會反駁,我只是做一個24個月的分期付出$5280,怎樣取捨都不應高於$5280。
我會以這樣一個問題去回答你︰
昨天剛開了一期彩池高達一億的六合彩。
假設,你在開彩前特意去買了一條電腦票,
付出了$20元買了兩個機會。
搞珠完了,結果有2.5注中獎,每注有近五千萬的派彩。
換句話說,全世界只會有3至5個人手上持有一張中了頭獎的彩票。
全世界得最多5張!好明顯是超特級的限量版!
你發現你手上只付出了$20買回來的電腦票,其中一條就是頭獎的號碼!
那麼,如果你想把這張超特級限量版的彩票留給自己作為紀念,
你會怎樣衡量你所需要取捨的代價金額呢?
1)你由始至終只是拿了$20出來,用$20可以留一張超特級限量版的彩票四出炫燿,超抵!
2)只要放棄這張超特級限量版的彩票,拿去馬會,就可以拿到接近$5000萬,所以代價應該是接近$5000萬!
我想智商高過50的人都會識得選擇哪一個答案了罷?
好了,現在拿個iPhone5去先達換$8200,理論上和你拿張彩票去馬會領彩金,
其實在物理層面上,體力付出度,時間花費度上,基本上都是差不多。
那麼,留這個電話自用的取捨價值就絕對可以高於你要分期付出的$5280!
而之前提及的陳述中所主張的「賺不三千元不夠」的代價,就更加錯得利害的思考模式。
同樣以一條六合彩問題去分析一下這個思維。
某甲因為想中一億元巨額彩池,但計過如買全餐49個號碼,
需要買13,983,816注,即需要用一億三千多萬,是蝕本生意。
佢計一計,於是決定只買一條41個號碼的複式,
即需要用$44,963,880買44,963,88注。
他非常幸運,開彩的六個號碼中真的冇他沒買的8個號碼,真的中到頭獎。
(為簡化問題,先忽略這種複式會衍生的超大量的二獎,三獎⋯⋯安慰獎)
當他滿以為可以四千多萬換一億多的時候,卻發現頭獎有2.5注中,
他只分得其中的四千五百萬!!(這是假設獎金,真正的派彩是四千九百幾萬)
佢計一計數,$45,000,000 - $44,936,880 = $62,120
於是一向花錢豪爽的他想了一下就豪氣干雲地發表了以下陳述︰
「如果拿去領獎金只是賺六萬三千元不夠,又會沒有了這張中獎彩票給人炫燿的話,倒不如留來自用好了。」
問題來了︰
你同意他把彩票留來自用的取捨成本真的只是「六萬三千元不夠」嗎?
總結︰
我認為,中用量用戶在這個情況下的取捨成本絕對是$8200,而不是「三千元不夠」或「成本$5280」。
終於到(丙)類高用量用戶︰
因為他們本身而經需要使用高月費計劃,這個0機價優惠是真正的0機價。
不過正如(乙)類用戶的例子,他的取捨成本當然亦絕不會是$0元。
再用六合彩做例子,今次好簡短,只得問題一句︰
你今日在街上拾到一張六合彩票,竟然發現是中了頭獎的,
你會怎衡量把這張彩票拿回家裱起佢留念而不拿去馬會換四千五百萬獎金的取捨成本呢?
所以,我都係認為,即使是高用量用戶,在這個情況下,要考慮的取捨金額都是$8200。
好了,到(1)途徑,在蘋果官網抽中了可以去專門店買。
大概去留資料抽得的人都會選擇了買兩部罷?
(其實買一部的話,情況和(2)途徑的(乙)類用戶相約)
收到幸運電郵確認,去ifc用$5588一部的價錢買了兩部電話。
如果兩部全拿去放,可獲$8200 x2 = $16,400
扣除成本剩賺 $16,400 - $11,176 = $5,224
如果想留一部自用呢?
成本 - 賣一部機所得款項 = $11,176 - $8200 = $2,976
這個只是實際自淘腰包的成本,但相對起拿兩部機出去賣可賺 $5,224來說,
其實,最終要考慮留一部機自用的成本都是先達回收價的$8,200
最終總結,
原來詳細分析了一大輪,其實大部份要慮的取捨代價都應該是$8,200
最後要澄清一點,本文只是客觀地分析一個正確的取捨成本,並沒有甚麼應不應該留來自用的立場。
始終金錢的價值觀因人而異,即或有人視四千五百萬為糞土,
硬要有獎金不拿,留張中獎彩票裱在家中炫燿的話,
那也只是他的個人選擇,沒有話甚麼正確不正確,笨或聰明的分別。
亦即係,如果你覺得這部加長咗的iPhone5係值$8200的話,就留來自用啦。
本文只是提醒你,你可以自豪地和別人說︰我豪咗$8200來搶鮮用這部新機!
既然要豪的,就豪得聰明啲,不要傻到豪咗八千幾就同人講只係豪咗五千幾或三千幾那麼笨。
至於其實$8200可以換到兩部new ipad/一部半至兩部最新的android 超強的手機或平板電腦
那又是另外一些你決定豪不豪這麼一次的另外一些考慮因素了,與本文的立場完全無關。
2010-07-04
世盃愛隊出局失落症
足球被視為當今世上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
無論你是否一個球迷,甚至根本從不知足球為何物,
但尤其到了世界盃期間,你一定會在身邊碰到很多名為球迷的生物。
這種生物都種類繁多,不是每一隻都會患上這個病症。
不過,一但是對這症沒有免疫能力的話,病發起上來可以好可怕。
可幸的是,這病的病發頻率不算太密,四年才會出現一次。
(註︰當然如果患者的病源來自歐洲的話,
可能同時患上此病的另一變種︰歐國盃愛隊出局失落症,
病發頻率會縮短至每兩年一次。
如果還加上來自球會的病源,則有可能每年八至五月,
不定期於週中或週末病發,不過大部份都只是輕微病發,
重症高峰期只會出現於每年的四五月。)
最近已踏入世界盃淘汰賽階段的中段,
你一定已發覺身邊總有些親人,朋友,同學,同事甚至愛人,
己經開始病發,如果閣下並非此病的帶菌者,
或許沒有切膚之痛,你並不知應如何處理/對待此種病患。
所以特意寫下這篇治療手冊,希望大家都對這病有更多的了解。
潛服期︰
此症之病毒甚為利害,一般患者一經患上,會在其體內潛服一生一世。
只有少數病患能於久病後身體產生突變把病毒自行排出體外。
病徵︰
程度輕重因人及病因而異,大致上都不離以下十種︰
1) 心灰意冷,興趣全無
2) 悶悶不樂,沉默寡言
3) 心有不甘,怨天尤人
4) 脾氣爆燥,生人勿近
5) 諸多藉口,毫不理智
6) 極度失望,唉聲嘆氣
7) 復仇心切,狠下詛咒
8) 心不在焉,無心工作
9) 情緒波動,抱頭痛哭
10) 一傷再傷,欲哭無淚
正如有人感冒會發冷,有人會發熱一樣,
以上病徵確是矛盾重重,一般都只會同時出現三數種。
但病徵大都是非常明顯絕對不難發覺。
治療辦法︰
雖然現今醫學昌明,但對此症還沒有甚麼特效藥,
主要都是靠患者自身意志力刻服病發時的各種病徵。
作為旁觀者,只有以下「三不治療法」可用︰
1) 不要講,任何相關的說話都只會挑起傷心回憶
2) 不要問,任何慰問都只是一根根的刺
3) 不要理,患者大都只想自閉起來,切勿理會
無論病徵有多嚴重,亦請放心應用這「三不治療法」,
因為患者大都對自己身患的這個絕症熟識萬分,
尤其本地患者的病源「愛隊」絕大部份是外來的,
就算患病有多深,也不會如海外患者「愛隊」=「祖國」那麼病入膏肓,
應該不會出現併發症致死的情況。
所以放心讓患者有些私人空間及時間,自閉一下對身體沒害的。
基本上,兩三日內患者自身會產生抗體把所有併發症壓下去。
無論發出多少種病徵,病發得幾嚴重,不消幾天,
各患者都會殊途同歸地變成同一種令病毒轉回潛伏狀態的心理狀況。
甚麼?你不知道是哪樣的「心理狀況」可以把病毒變回潛伏狀態?
那麼,恭喜你,你一定不是帶菌者,甚至可能你也不是「球迷」這種生物罷。
不過同時都替你可惜,你還未能真切的體會到這種神奇病毒令人又愛又恨的魔力!
好了,最後告訴你究竟那種終極的「心理狀況」是甚麼,那就是︰
「XXX隊,加油!四年後再接再厲,我支持你!!」
2009-09-21
多謝您送小新給我們
尤記得十多年前,突然間不論在學校、在街上,
幾乎去到哪裡都會見到有人在看《蠟筆小新》。
初時不明白,為何畫成那個樣子的漫畫也會受歡迎起來!
那一個時期一股小新熱,簡直無人可擋,
雖然一邊有衛道之士大聲疾呼,
這個小新以可愛的外表荼毒小朋友的思想。
「教壞細路」這個罪名一直都掛在小新身上。
但是,小新的熱潮卻有增無減,而且很多成人從不看漫畫的,
亦會拿著一本《蠟筆小新》開懷地看到愛不惜手。
要不是當年的動畫版權落了在亞視手上,
大概小新熱不會只有那麼短短的幾年……
熱潮雖然過去,但就算不是一直支持的忠實讀者,
只要當年看過小新的,亦絕不會忘記這個人細鬼大的男孩,
不會忘記野原家,不會忘記向日葵小班的同學們,
不會忘記小白,不會忘記動感超人………
所以,當幾日前新聞報導臼井儀人老師失踪多日開始,
絕大部份人都感到驚訝,擔心臼井先生的安危之餘,
更驚覺原來小新原來在自己心中有那麼一定的地位。
大家終於醒起,當年曾經為看《蠟筆小新》,
曾偷偷把漫畫帶回學校借給同學,
或者在課當上偷看剛借回來的書,還要強忍不要笑出聲!
為了看電視版的小新,儘管畫面質素差,配音又不夠好,
但仍然會依時依候把電視轉去那個較少看的電視台!
今天,終於確認了臼井先生的死訊,
所有小新的書迷、讀者、
還喜歡小新的人、曾經喜歡小新的人,
無不傷心感嘆……永別了,小新!
臼井先生,你是一個這麼低調的漫畫家,
我們對你所知不多,只想衷心的說,
多謝您送小新給我們,當然還有美冴媽媽、廣志爸爸、
可愛的小白及小葵、好有愛心的吉永老師、
向日葵小班的一眾同學以及動感超人等等……
你筆下的這個野原家,這個春日部市,
永遠都會留在大家的心裡,小新他們會永不會消失,
一直為每一個揭開《蠟筆小新》的讀者帶來歡樂!
2009-09-20
主場球迷
終於都試過現場體驗下作為主場球迷那種感受!
去到球場外,已聽到入面球員進場的介紹,
快步跑到入口處購票,拿了主隊派發的打氣棒,
就向著主場球迷的看台進發。
看台上已坐了很多人,後來在足總的網頁得知,
今日的入場人數有六百多人,第一次在這場館比賽,
這數字應該不算太差了罷?
主場球迷的看台在愉園門前那邊,還未行到去就開波了!
紅衫就是我們沙田隊的主場球衣啦!
這些後備席放了在跑道上,即是流動式的,簡單得來都幾似樣呀。
沙田隊的贊助商是製服製造商「DOS」及班主的林大輝中學罷!
這個這是沙田主場球迷的看台啦!
後面是電視台的拍攝隊伍。
大家都拿著沙田隊的打氣棒落力打氣呢!
不知這些球迷從哪兒買到些沙田隊的T恤,
有一半坐在這個主場球迷都是穿紅色寫住沙田足球隊的衫呢!
還有很多家長帶了小朋友來看,那些小朋友也「沙田、沙田」的叫得很落力!
上半場沙田踢得好好,佔盡優勢,不過旁証經常舉旗說主隊越位!
看現場和看電視最不同的就是,你隨時都可以望到旁証有沒有反應!
主隊有多次攻門,還有兩球入了,卻被判越位!
看得主場球迷們先興奮,立即又變成喝旁証倒采,
這些就是所謂的現場氣氛罷!
在兩球詐糊之後,35分鐘,黃鎮宇開出右角球,
賴啟卓於禁區接應一記車身半倒掛起右腳射門,皮球直飛入右上角,
整個看台氣氛立即推向高峰!
我都只顧著拍掌,忘了拍下他們在角球旗慶祝的畫面呢!
拿相機出來,開機,只能拍到他們剛慶祝完的情形了……
臨完半場前被追成平手,但大家仍落加為主隊打氣。
可能隊中年青球員較多,經驗不足,下半場被對方拿回主動權,
最終見負1:3,不過整體上表現不能在比數上反映,
失第三球只是因為想追平才後防空了被人突擊得手。
對於剛由乙組升上甲組的球隊來說,還需要多些經驗。
雖然看了一場輸波,不過這個經驗都幾好呀,
除了聽到有幾位阿叔維園阿伯式的喝罵外,
基本上都看到其他沙田球迷是衷心支持我們的地區球隊的!
尤其在這麼熱的天氣下,看見那些小朋友還起勁的叫,
那種聲音真的很悅耳呢!
下一場主場賽事到去到十月尾,對另一支新界地區球會大埔,
到時看看有冇時間再去入場支持一下!
2009-09-19
主場
喜歡足球,無疑是由少時候看《足球小將》開始。
真正愛上看足球賽事,絕對是五年級暑假前的90年意大利世界盃。
這樣說來,球迷齡都接近二十年了。
然而,由十歲多的小伙子到現在己進入了三字頭的階段,
始終覺得作為非足球強國的球迷,總有點可惜的感覺。
曾經在某一屆世界盃將至時,聽到電台某節目主持說一個當天的經歷︰
「剛剛出門口上班,在電梯中遇到那個意大利藉的鄰居,
近日全世界都在說足球,於是就順口問問他世界盃支持哪一隊。
他立即用很驚訝的表情看著我,然後告訴我,他是意大利人當然是支持意大利國家隊啦!」
可惜的感覺就是,我們並沒有這份出於主觀感情的支持對象。
縱使,零二年日韓世界盃我們中國隊第一次擠身世界盃了,
但我們偏偏卻在香港,還有一隊中國香港隊,
再加上整個社會的氛圍就是瞧不起咱們這兩隊球隊的!
根本未去比賽,就連球員都會感受到那份所謂全國十幾億人的支持,
其實只是一個假像……壓根兒大部份喊著中國隊加油的人都沒有以為中國隊可以勝出的!
可是,諸如克羅地亞,烏克蘭那些成立只有十幾年的小國,
也是沒有甚麼往績,人口雖少,卻可都有像各足球強國的那份團結!
真心的支持與鼓勵,其實應該建立在感性上情感投射,
而不是理性數據上而作出的分析與結論。
就算英格蘭上次歐洲國家盃外圍賽失手,入不到決賽週,
但本身英格蘭的球迷,也還會在今次世盃外全心全意的為他們打氣,
仍然會相信他們可以殺入決賽週,甚至捧盃而回。
反之,環目四顧,自從國足當年三負出局後,
還有多少人相信他們可以再挑戰世界盃?
還有幾多人會抱著義無反顧地支持他們的心?
同樣,儘管今時今日,各大洲的聯賽都幾乎可以在電視直播中看到了,
但我始終都有一個若有所失的感覺,我們沒有一隊主場球隊可以去支持!
看見紐卡素去年最終要降班,最後的幾場主場賽事,
還有很多主場球迷入場為他們打氣,輸了會為他們痛哭,
今年就算降落英冠作賽,也還是會全心全意的支持他們早日升班。
那是不份出於感情,出於愛的支持,
不像我們這兒的球迷,支持曼聯支持巴西隊,
為的只是知道他們人腳很強,奪標機會最高,
懂得支持一隊最終拿到冠軍的球隊就代表自己好有眼光,
代表自己很懂得睇波!!!!
在我而言,這種球迷極其量只是認識足球,
絕對和喜愛足球運動的層次沾不上邊。
真正喜愛一隊球隊,是否應該無論高潮低潮都無限支持,
同喜同悲,才真真正正可以感受到足球的樂趣!
所以,我覺得那種為了主場球隊,自己的國家隊,
非理性的支持,那一份感覺異常地吸引!
奈何,香港的聯賽早已不復存在十多廿年前的盛世!
而且,由始至終,都沒有甚麼地區球會制度,
香港只是一個小地方,所有球會都是香港的球會罷……
直至這兩年大埔隊升上甲組開始,才有點突破發展。
果然,大埔的主場球迷終於可以感受到那一份主場的感情,
看見電視上播著他們在大埔運動場打氣的熱鬧情景,足足羨慕了兩年呢!
終於,幾月前得知我居住的沙田,亦有隊地區球隊殺入甲組,
已經開心不已!再加上今年開始,雖然未能變成「港職聯」,
但亦決定開始第一次實施主客場制的聯賽!
主客場制!!我們中學時的陸運會場地竟然會變成沙田隊的主場!
那不是夢想成真,簡直是連做夢也沒有想過,
可以作為一個「主場球迷」入場在看台上看甲組聯賽!
還有一個小時,終於可以親身感受一下,「主場球迷」的感受了!
或許,其實都是沒有甚麼特別,只是自己一直想太多了,
所以我才決定在出門口去主場觀戰前要寫完這篇文章,
記下我這一刻的感覺……
2009-08-26
《鯨魚之城》-梁偉洛(可洛)著
上個月去書展,其中一本事先沒有打算買的書,就是這本《鯨魚之城》。
早陣子從朋友口中,都知道這位中學的同窗出了新書,
去到書展,卻是因為書背的文字,吸引我買來支持一下這位從沒試過同班的老同學。
尤其是書背中,胡燕青教授的推薦︰
通過透明的「我」,一個平凡的香港孩子,可洛的香港情自沙田發芽,
用它深扎的根刺痛一整座城,希望她蘇醒。
再加上潘國靈先生的推薦中的一句︰
座頭鯨闖入香港水域,被可洛化成小說的時間標記——
經典重寫,有了新的生命,《鯨魚之城》寫的是二00九年的香港。……
大家還記得年頭那一條誤闖香港水域的座頭鯨罷?
因為那短短的十日各大傳媒的報導,啟發出阿洛寫下這個故事……
很簡單,不算感人,亦不刺激緊張,
沒有海枯石爛或者甚麼轟轟烈烈的愛情,
也沒有熱血、武術、很黃很暴力的情節。
整個故事都是平平淡淡的氣氛,
卻好像貓捕鼠一般靜靜地一步一步侵入讀者內心深處。
這是一個關於「本城」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十二個人及一隻老貓的故事,
這是一個發生於三少田、馬蹄山及肥沙嘴的故事……
或者,這個並不只是一個故事,
而應該是一個以故事包裝的時間截記。
一本二百一十六頁的小說,封印了二零零九年的香港,
為她拍下了一輯完美的攝影集。
很好看的一本小說。
有關阿洛,正如之前所說,
雖然在同一所中學七年,但卻從未試過同班,
不過中四那年,因為在同一「家」中,
所以每週都有一天一起食午餐的時候。
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個很文靜的男孩子。
從獻言中得知,原來這已是他第十本書了,
因為這條鯨魚,一定會再拿他其他書看看。
這本書,我決定打破我一向不外借書本的習慣,
開放給有興趣一看的昔日同窗們借閱,
當然,想支持一下我們的老同學的話,
自己去買一本也是絕不會後悔的選擇!
2009-08-17
夢見第一個補習學生
剛剛在睡夢中給電話吵醒,
夢中竟然見到了久違了的某個補習學生。
回想起來,都曾經幫過幾多人補習,
不過真係老了,竟然有幾個連名字也忘記了!!
即管在這兒把記得的學生的全名寫出來,
有朝一日,中間哪一位,在google或yahoo搜尋自己的名字時,
偶然看到這篇文章,亦可以和我聯絡一下。
(早幾年曾壞了手機,好些聯絡電話不見了。)
第一個應該是今朝夢到的何鍵塘,
也是大圍的還有余耀輝、黎永業,
其他沙田區的還有何立軒及梁俊彥。
另外有一個很神奇的大學生,在港大修電腦的,
亦幫佢補了一年,不過其實佢修某些科我都冇讀過的……
當時聯絡只用英文名的,我已忘了她的名字。
後來她想繼續讀碩士,還叫我繼續幫佢補,我真係唔識畀反應佢!
應該還有一兩三個補了很短時間的,不過真的忘記得一乾二淨。
相處得最久的一定是何鍵塘,他是我大一時的同學轉移給我的,
是我第一個補習學生,由他中三補到佢考完會考去英國讀書為止。
基本上大學三年的生活費有好多都是從他媽媽而來的。
最經典的是,在他臨去英國讀書前的暑假,
由何太出錢,我帶著他去了瀋陽玩了一個星期。
因為他要去那兒探他的筆友,但何太又要帶他的弟弟去歐洲遊學團,
所以就提出不如請我去旅行,除了包機票、五星級酒店及食玩費用外,
還另外計人工給我……我已忘了幾錢了,幾日的人工應該唔係好多的,
但有得免費去旅行還要有糧出,何樂而不為?!
(當然,事後才知道世事往往是等價交換的……不過唔關何家的人事)
無論如何,那幾天在瀋陽的生活是蠻開心的,尤其是有兩天,
遇到了一個熱情的的士司機,很平的包了他兩日車,帶我們去了很多地方,
故宮、野生動物園這些不在話下,連桌球室及卡拉ok等也帶我們去過呢!
(好記得那間卡拉ok的歌......無論咩歌,個畫面同音樂都差無幾,
只係字幕轉了的,非常有趣………)
所以我從來都念念不忘可以不用慳著個銀包去旅行的心情……
後來他去了英國,頭兩年暑假回來,都有找下我出來見見面的,
但過多幾年,不記得哪一年開始,就沒有再找我了,計返轉頭,
他肯乖仔讀書的話,應該大學都畢業了呢!
試試還找不找到何太的電話打去問下都好……
如果要講補習,或者教書的經歷,還有很多值得回憶一下的,
有機會心血來潮時再寫寫先!
或者,看看何時又夢見另一個久違了的學生啦……
2009-07-04
自我制約
不知道大家怎樣理解這個題目,
在我而言,是自己想出來的,一種對自己的協定。
曾經對自己承諾過很多事情,或者存在過很多大大小小的理想或夢想,
不過很多時候最終都因為時間的流逝,意志不堅定了,
就會生出千千萬萬個自己說服自己的借口,
把一個又一個自己對自己的承諾也遺背了,遺忘了。
人越大,越覺得連對自己的承諾也不能做到是很可悲的,
但奈何軟弱的心、不堅定的意志、生活的壓迫……
很多很多因素都會給自己拿來當借口!
數年前有一天,突然覺得對自己失信是應該付出代價的!
所以決定狠狠決定對自己實行第一個構思已久的自我制約。
自我制約者,對自身最終極的限制與約定。
約定條件一天未能達成,就要受到制約中的限制。
由十幾年前接觸電腦,由Dos mode進而第一次用window3.1開始,
就迷上了「踩地雷」這個計時的小遊戲。
其著迷程度是,每部接觸到的電腦我都會忍不了
想把自己的名字記錄在小、中、大三種難度的最快時間上!
而且每每溫書或工作到悶的時候,就會三不五時開個「踩地雷」出來,
誓必要玩到其中一個難度可以破自己最高記錄才停手。
如果你有玩過「踩地雷」你會知道這樣是有多大危機,
新電腦還好,記錄還不太快,要破記錄可能都只是幾十分鐘之內的事,
但當玩到連最大的版圖也不足一百秒開始,每一次要破上次記錄就越來越難,
如是者,「踩地雷」曾幾何時不單幫我消磨了很多悶得發慌的時間,
同樣也浪費了很多我應該很忙的時間……
當然,後來慢慢知道自己的記錄已到極限,
這種莫名奇妙的壞習慣是改善了很多,不過,
始終「踩地雷」都是我最喜歡的小遊戲,
每次寫程式陷進困局,面對著一大堆一時間清除不了的臭虫的時候,
它都是幫我輕鬆一下的不二之選。
但,三年前,當我決定要對自己下第一次的制約時,
竟然狠心到拿了「踩地雷」來做限制的項目!
當時的決心是何其之大……可是,三年了,我還未能完成約定!
原因……有太多……不過其實都是借口……這個我明白。
不過唯一安慰的是,我沒有破壞到「自我制約」的規矩。
竟然足足有三年時間沒有碰過「踩地雷」簡直不能想像!
不要妄想了,我是不會把那個約定件件說出來的!
不過,我仍深信我可以完成那個約定的!
到時我一定會把家中及公司所有電腦的「踩地雷」都玩滿了我的最快時間!
因為第一個自我制約久久未能破封,
而且上一個限制已經蠻殘忍了,所以數年來都不敢貿然下第二個制約。
直至個多星期前,下了第二個自我制約。
限制了甚麼?約定是甚麼?
今回不說穿了,想說是今次的約定可望在兩天內達成了!
破解了這個新制約後,就是時候想想怎樣才可以快些解決舊那個,
因為………真的很想暢暢快快地和那些方格、地雷、旗仔再創記錄呀!!
2009-07-02
日記
幾星期前,不記得和女友談甚麼談到去以前寫的日記上,
心血來潮拿了最近一次寫的那本日記出來看,
原來已經是六年半前的事!
三十年來,曾經斷斷續續地有過三四段勤寫日記的日子。
最早是初中時的,我記得當時還會在日記簿每天畫一個卡通人物呢!
不過通常都是維持到數月至一年左右,每次都是因為忙而停寫了一陣子,
之後就再提不起勁繼續寫了……中學階段就曾經出現過三本日記簿。
預科及大學時期,當時還沒有甚麼網誌之類的東西,
那時自己用HTML做了個網頁,每日寫一段日記式的東西當做一個半公開的日記。
應該都係寫下停下的,不過近日竟發現我竟找不回那些舊檔案!!
希望是在某個舊硬碟中,要找天把那些舊硬碟逐個拿出來找找,
不過我驚那些得幾百MB的舊硬碟已經用不到就慘了!
到七年前,和女友朋剛開始拍拖,
就想把剛拍他的情形記下來,起初也只是在電腦中用文件檔打字,
不過後來,都是覺得用鍵盤打出來的日記不是味兒,
於是就買了本新日記簿開始寫了……不過只寫了短短的兩三個月!!
事隔將近七年,從看那段剛拍拖、公司剛起步的日子,
很多已遺忘了的東西再一次從心底浮現出來,很喜歡這總感覺!
記起了當年初初拍拖要接放工,幾日見一次的日子。
回憶了那時和拍檔各自在家中努力的蘇豪生活。
還在某日的日記中看到了一個失去聯絡的好朋友!
這麼一看真的不得了,突然再一次強烈意識到,
就算現在科技多發達,寫網誌有多方便,打字比寫字快都好,
始終有些東西還是要自己拿起筆來一筆一筆地寫才是味道!
老三的行動力理論說得好,任何想法決少了行動力,都只是無聊的空想,
近月開始了行動力、實踐力的訓練,既然懷念起寫日記的日子來,
第二天收工時就立即跑去買日記簿!
不過可能今時今日真的少了人寫日記了,
以前在每間文具店都總會有數款不同的日記選擇,
現在卻找了幾間都沒有一本像樣的日記,
最後都要找回商務,數年前送過一本日記給老三,
現在亦只是餘下那系列的日記簿子靜靜地躺在架子的最下層……
只餘下兩隻顏色,各有兩本,於是一次過每隻色買了一本。
當晚,就開始「寫日記」這個久遺了的習慣!
感覺非常好!!!
就這樣寫了大半個月了,雖然有時太夜沒有即晚寫,
但目前還可以保持兩日內補回。
為了令十年八年後的自己可以有回憶的喜悅,
我一定會努力把這個習慣再一次變成我生活的一部份!
上個月都沉浸在再次用筆寫字的喜悅中,
所以少了在這兒寫文章,不過始終網誌也寫了幾年,
我都會繼續在這兒把一些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東西寫出來的。
當然,較私人的就只會寫進日記簿中,
留待將來的我獨自回味。
如果您從來都沒有寫日記的習慣,
可以試一試,那種把每天的事情舒發一下的感覺是蠻好的。
2009-06-04
二十年,忘不了那一夜
二十年前的這一刻,發生的事,不能也不應忘記。
不想在這兒述說這段歷史,
因為有心去了解的,一定可以看到很多資料。
亦不想討論誰是誰非,不想辯論何為事實真相。
因為對與錯,真與假,你要相信甚麼的話,
我怎說也改變不了你的想法。
我們這一代,當年剛剛算是懂性,
親眼見過電視上的畫面,看到過街上過百萬人的遊行,
聽過24小時不停直播的民主歌聲獻中華。
勉強都算是一個隔了十萬八千里的「見証人」。
然而,90年代出生的一群,他們的言論真叫人痛心!
近月很多不同大學都有舉辦論壇,
從電視聽到目定口呆的言論比比皆是……
只引其中一句令我呆得最利害的︰
「……其實個謊話一早拆穿了啦,天安門根本沒有流過一滴血喎……」
當然,佢沒有機會繼續說下去啦,全場已經噓聲震天!
莫非他是國內來港的交換生?莫非他們就當廿年前的血與淚只是一個謊言?
不過怪不得他們,因為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見証過。
看見那些明明廿年前有份站出來聲討、批評政府做法,
或者曾高調支持北京學生的政客,現在截然相反的咀臉,
才叫人覺得嘔心!
尤以曾特首那個欲以國家廿年來的經濟起飛來忘記舊事論為甚!
我只想問他一句︰「香港首富李超人,一生為香港的經濟做了很大的貢獻,
是否有朝一日他為了穩定他的經濟王國而買兇殺人,
亦都可以因為他的經濟貢獻而說他冇罪呢?!」
廿年了!足足廿年了!死的已死了廿年,坐監的也坐了廿年,
流亡的亦都足足廿年和家人分開了……
為何還要用那麼差勁的理由去混淆視聽?
用經濟發展成就來分散注意力,
再用「屠城」這個字眼來玩文字遊戲……
還要拿學生的處事手法來做話柄想把過失推卸……
好,如果你覺得要好似希特拉殺那麼多猶太人才算「屠城」的話,
得,我都信冇殺那麼多,冇你口中說的「屠城」,
但是否用軍隊殺了幾千人、幾百人……就算你只信殺了幾十人,
是否就沒有錯呢?!
OK,又就算給你証明到當時學生領袖間都有內訌,
他們的領導方法不夠好,態度亦不夠彬彬有禮。
就當他們真是有做錯,原來就可以開些裝甲車去清場!
這樣說,香港很多學生可以拿去行刑了……
這些邏輯真的不知是從何而來,奇哉怪也!可悲!
認錯真的那麼難?不知道等多廿年會否等到那一日呢……
2009-05-12
這樣就一年了……
去年今日,下午二時二十八分,四川汶川大地震。
短短一分鐘,大自然的巨力,地動山搖的震盪
震碎了成千上萬的家庭,亦震撼了全球過億人的心。
時間轉眼間就過了一年,
絕大部份去年曾經熱切關懷的心亦早已冷卻。
近日,新聞媒體的報導,又再一次勾起了大家的回憶,
想起了去年那段日子帶給大家的震撼。
看著一個個自強不息的例子,
聽了一個個受難者的分享,
知道一個個義工這年來的努力,
深深的感受到「人間有情」是甚麼意思。
除了喪失了親人無法補償之外,
很多災民身體上的創傷也是復原不了的。
我真的很難想像,突然間少了些肢體如何能適應。
我們看見新聞片段,傷心感動亦只是短短的時日,
他們卻是要以一生來面對這場天災帶來的不幸。
另一個令人傷感的,就是災區的小朋友。
訪問中,即使去年逃出生天後
還勇敢地走回課室救其他同學的九歲小林浩,
也由衷的說出,不想重提去年發生的事。
那種在心中留下的痕跡有多深、有多可怕,可想而知。
可幸的是,在這一年來,在各方的支持之下,
小朋友畫的圖畫,亦由災後盡是黑黑的災難可怕情景,
慢慢變成了一幅幅有色彩有希望的新景象。
很羨慕那些有能力親力親為去幫忙重建的義工。
當然,沒有可能全部人都有機會去到災區幫忙,
只好在這兒為他們帶上遙遠的祝福。
最後,看見他們預到這麼大的天災,
亦都可以從逆境一步步走出來,為自己的將來努力。
我們這些沒病沒痛,生活安定幸福的人,
儘管或多或少有點不如意,工作總有點阻滯或辛苦,
都市的生活也許充滿了所謂的壓力,
但怎樣逆境也比災民們好得多了罷!
其實,四川的災民不單單是受幫助的,
他們積極面對自己的人生的態度,
其實都激動了我們每一個的!
2009-04-10
告別二字頭
廿九歲的最後一星期,本來打算寫多點東西,
最後卻在連續七天通宵工作中渡過了。
放心,當然沒有可能是168小時沒睡,
只是每天都是半夜工作至天光,睡幾小時就起床回公司。
這樣的作息時間,或許不太正常,
但暫時還是對自己來說最有效率的……
還餘下不足一時間,都是不要太離題的好。
總之,最後這個星期,就這樣半睡半醒的過了。
我又忘記了媽媽說我是甚麼時辰出世的了,
但以日子計,幾十分鐘後,我算是來了這個世界三十個年頭了,
雖然今天又再一次給人說我的樣子似「o靚仔」……
習慣了,早已不再去考慮這種評語是好是壞。
昨天在公司吃了兩小個生日蛋糕,
如果同事阿豐是四月十二生日,和我一日之差,
所以他們買了兩個小蛋糕,一人切一個。
自從公司多了些人,尤其多了女同事後,
我們就有了這個食生日蛋糕的傳統。
過去的廿九次生日,記得的其實沒有太多,
十歲以前的生日,大多只留下僅有的幾張相片中那些記憶,
不是記得相片中的情景,只是記得那張相片而已。
十一歲生日,是回憶中最早又記憶,而且是印象最深刻的,
可惜不能算是開心的回憶……
十七歲的生日,是會考將臨的日子,
再加上腳患的痛楚,其實已不記得當年的生日是怎過,
只肯定一定是在左腳的痛楚折磨中過的。
十八歲的生日,有趣的是,
我只記得我當年曾經想要好好記住十八歲的生日是怎樣的。
可能找找當年的日記(不記得那一段日子有沒有寫……)
還可以知道當日是怎過的,但原來所謂要牢記的東西,也是不可靠的!
二十至廿二歲,是橫跨千禧年的時期,
亦是在大學階段活得最精彩的時候,
雖然是頗辛苦,卻是值得回味的日子。
無論是在電腦室通頂的日子,還是為了排戲晚晚夜歸。
再加上毫無經驗不懂相處的戀愛……
那幾年,是自我認知多於學習知識的大學生活。
廿三歲的三日,應該算是最低潮的一個生日,
當時是三失青年一個,書就讀完了,可謂失學。
再力上失業及失戀,是一個蠻低谷的生日。
如無意外,應該是一班兄弟陪我過的罷……
不過,也忘了……是否開始有點老人痴呆?
之後,就開始了創業之路……
原來以自僱/老闆的身份亦已過了六個生日,
今次已是第七個了……所以連續七年都有同一個生日願望,
就是希望公司可以發展得順順利利!
餘下五分鐘了,要收筆結尾了。
今年這個第三十個的生日,亦將會是最後一個單身的生日了。
我想,我不會太懷念單身的生日的,反而很期待明年的生日呢!
人生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今年的生日願望當然會多了一個……
呀!不能說!說出來就不能實現嘛!大家心照啦!
好!先預祝自己生日快樂!期待收禮物中……哈哈!
(即將告別第三個十年系列 -- 其之三)
2009-04-01
「最後」恐懼症(一)
星期五去了看外攝那些相片,雖然拍攝當天不是頂級好天,
不過出來的效果很滿意,當然,如果多些藍天白雲會更好。
我們足足用了三四個小時,才從五百多張相中選了我們要的。
總之相片就很美,不過留待遲些時候拿了相片再描述罷,
我們這個外攝套餐包了四十張相的相簿加十個檔案,
即總共有五十張相,其實真的已經算多的了,
不過有點意料之外的是,給我們選的相竟然有差不多五百張!
原來拍了那麼多,怪不得那天真的笑到差點臉部抽筋……
近乎十選一,對於我這種過度珍惜回憶的人來說,
要選擇放棄、丟棄東西從來都不是一件易事。
我認,這是有點接近病態的,可能是強迫症的一種,
不要問我為何,這種思考方法是與生俱來的。
當然,有些無論客觀和主觀看上去都是表情不好的,
後面有路人甲走過的,動作不好看的,等等,
我都還是可以用理智把它們先分了出來。
讀書時候,最喜歡的是數學科,
其中有一種找答案的方法叫做「消去法」(Elimination),
就是在一大堆可能性面前,用逐一刪減的方法,
把正確的答案找出來的方法。
不過女友相反是那種比較果斷的類型,
有好些相片她看了不消一秒就說不要了……
但我其實連猶豫不決的感覺還也未有機會出現,
那種驚鴻一瞥的時間,我還只停留在觀察的階段……
再者,始終男女的審美眼光,重視的地方總會有差異,
有些她覺得不好看的,我又不知為何覺得是我想要的相。
當然,不會弄到吵架那麼傻,只是大家都有點不耐煩罷。
我知道她會很奇怪我為何那麼猶豫不決……
其實我只是需要較多的時間去看清楚每一張相,
因為其實我是很怕那種「這是最後一眼」的感覺。
有朋友曾經勸我不如找多些人一起去選相啦,
多些人可以幫下眼,幫下口講價,甚至幫手阻止我們被氹……
不過打從心底不太想這麼做,我自己都覺得奇怪。
撫心自問,大概理由有兩個︰
首先,我知道其實我是那種很重視「結婚」這東西的人。
在我眼中,結婚絕對不是儀式那麼簡單,
而是神聖的重要階段……對,不是時刻,而是階段。
雖然我都只是想有一個簡簡單單的婚禮,
不過我卻是極度重視過程中發生的每一件事。
更甚,我會主觀任性地認為,這個過程是應該是僅屬於我倆的。
所以,第一次見到那些相的時刻容不下第三人,
卻定那些相片要被刪除的,亦容不下第三者的意見。
如果愛情只粗略地分為「封閉式」及「公開式」兩類,
我會毫不猶疑地選擇「封閉式」,兩個人的事情,
兩個人的經歷,兩個人的回憶,都是我所珍而重之的。
第二個原因,我知自己是那種不喜歡別人迫我丟東西的人。
請多個朋友去幫眼最重要都是想在我們選了太多相時有人阻止一下罷。
但如果根本沒有這種情形出現,就不用麻煩人啦。
更重點的是,如果真的會有想加相的情形出現,
就代表有些相我們喜歡,而想保留下來啦……
在這種情形下,我會控制不了自己討厭那個出言勸阻的人!
我不想把任何朋友放於這個位置……
認真的,影了兩輯相後,「影相」這個項目無疑是有點超支的,
這個我明白,亦了解,更無可避免的覺得肉痛……
更清楚了解一向非常慳家的女友一定更……^_^
講真,有時我真的怪自己不夠本事,
可能工作還不夠拼搏,收入還是不太穩定,
所以總是有點怕自己養不起一頭家。
別說養家這麼大,就簡單說答應和她去日本旅行,
最後卻一拖再拖要三四年過後才實現承諾。
好了,滿心歡喜地在浪漫的櫻花海包圍的湖中心求婚了,
卻又要花這麼久去儲老婆本……
我知,自己未能給女友甚麼大富大貴的生活,
亦知道這亦非我倆所求的東西。
不過,把結婚這件事做到最滿意,是我目前最想為她做到的。
而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有關結婚的東西,就是三大樣!
結婚相、大婚當天、渡蜜月。
蜜月己經可能不能夠立即在婚後起行,
破壞了我對結婚最浪漫的憧憬。
大婚當天,亦已經決定了一切簡簡單單,
既沒有我曾經夢想過在教堂中的婚禮,
晚上亦都只是少少的擺十多圍酒,
沒有甚麼大排宴席等等……
那麼,餘下來的結婚相,只是希望用還算能負擔得起的金錢,
把喜歡的相片做得漂漂亮亮,留下最美好的回憶罷。
我真的想不到,今世人還會有甚麼機會這麼隆重其事地去拍照!
就算將來有下一代,最多亦只會去影一張半張全家幅之類罷。
還怎麼會又租衫又化妝又做相簿、油畫、相架等等的東西呢!
再者,在保留她喜歡的相片同時,我都想把我自己喜歡的留下呀!
我明白她只是不想我亂花錢,但要我放棄心頭好最好的方法是,
別給我壓力,我自己知自己能付出多少,只管告訴我妳的喜好就行了。
其他的千萬別急於迫我做選擇,越迫我就越難受……
理性上我完全知道我要把幾百張相減到幾十張的,
但感性上,我需要時間去給自己找一些能說服自己的理由。
例如在三張相似的相中,要找出哪兩張有瑕疵不及第三張好,
那才能說服自己去刪除那兩張相……
所以剛才提到的「消去法」是很適合在那種處境的我去使用的。
三兩張相似的相拿起來,想個合理借口去「消去」一些。
重點不是我能否把最好選拿出來,反而是那些被刪除的相片是否有合理死因!
這種想法是否有點怪,希望不會是令人難以接受的程度。
有種病叫做「選擇恐懼症」,大概我有的是相反的「丟棄」恐懼症。
或者更貼切的,可以叫作「最後」恐懼症,
因為我覺得自己不想面對的不是丟東西那個動作,
而是丟棄之前那一刻,那個「這是最後一眼」的想法……
......不想好大綱就開始寫東西的習慣,真的應該改改,
說說下,好像早已離題萬丈……暫時寫到這兒,構思一下之後再續。
(即將告別第三個十年系列 -- 其之二)
2009-03-31
<七百年後> - 陳奕迅
老四昨晚問我有沒有聽過陳奕迅的新歌「七百年後」,
之後就播給我聽,我就一邊看著歌詞一邊聽。
然後問我︰你估到嗎?
我︰估?估甚麼?估這首歌其實在說甚麼?
見他點頭回應,我再細心看了一次歌詞,
你都試下看歌詞,猜一猜填詞人的心。
******************************************
七百年後
曲:柳重言
詞:林若寧
編: 柳重言
監: 柳重言/Davy Chan/CY/陳奕迅
你那太空艙
能夠發出金色的光
我廢置一方
抬頭便會為你守望
一天天催迫生活在現代化
繽紛星空拋低我寄存繁榮垃圾崗
多得你原諒我骯髒
送你破黑膠
廉價發出歌聲依稀
送你破燈泡
便宜地照亮你天地
一箱卡式帶一直沒落仍能回味
那套舊文藝戲
生生不息的悽美愛情逾越物質跨過世紀
文明能壓碎
情懷不衰
無論枯乾山水
舊時年月投入垃圾裡
你我一起同居
仍然能送你
兒時玩具
老地方抱著一起安睡
七百年
潮流裡
瞬息過去
棄置那棵花
容我帶它的根歸家
送你這棵花
來懷念已逝去初夏
漆黑的星體花葉樹木無從留下
你會在流淚嗎
花開的沙丘滋養我們貧窮地方優美似畫
文明能壓碎
情懷不衰
無論枯乾山水
舊時年月投入垃圾裡
你我一起同居
仍然能送你
兒時玩具
老地方抱著一起安睡
七百年
潮流裡
建築統統破碎
天天進化熱潮已記不起
用霓虹去建設歡喜
雖則你我被每粒星唾棄
我們貧乏卻去到金禧
文明能壓碎
情懷不衰
無論枯乾山水
舊時年月投入垃圾裡
你我一起同居
仍然能送你
兒時玩具
老地方抱著一起安睡
七百年
隨年歲
記憶老去
仍然有你的忠心愛侶
************************************
看到歌詞的一半,我已衝口說出了正確答案。
很喜歡這首歌,林若寧的詞一首比一首正了!
很正,好像電影主題曲似的!
最後補多一句,未睇wall-E的記住要看,這是必看推介!
2009-03-30
不是盡力,是一定要做到
這句子,是出自九把刀的另一句很當頭棒喝的說話。
相比起「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
這一句少了那份激情、熱血的感覺。
取代了那份熱血感的,是一種堅定、自信,
更是一種意志力的昇華。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了力就問心無愧」等等的諺語,
我都知是事實,是前人經驗之談……
世事亦絕無你說「一定要做到」就「做得到」這麼好。
所以這句「不是盡力、是一定要做到」是一種態度。
我是一個不夠勤力,不夠恆心,不夠專心的人,
看到這句說話頓時有一種想改變的衝動。
很想學習戒除「盡力」這個借口,尤其明確的目標就在眼前的時候!
面前有幾個目標,以往的我或許會想,
盡力而為啦,能達到多少個就多少個啦……
現在想來,這種想法就是最大的絆腳石!
我想,海難的生還者,不能只想著要盡力游到岸,
這樣想只會令自己在游到疲累時有借口「盡了力」而放棄!
不能想「盡力游到岸」,一定要想「我一定要游到岸」!
有人說,男人到中年,會有中年危機,
還年青的我,當然還和「中年」拉不上邊……
(這個是「一定」的!我知我都快三字頭了,但都未叫中年呀!)
但,三十歲在即,好像突然有點怪怪的感覺。
那種感覺很模糊,還未能具體地認清它,
帶有點不安、亦夾雜著一些期待和一股新衝勁。
人,第一及第二個十年,
主要是用於身體的發育,知識的學習和性格的培養,
這三個令自己繼續作為人生存下去的基礎架構上。
不得不補充一點,不要誤會我的意思,
我不是說生得不夠高,知識不夠多,性格不夠好的就不是人,
這三個基礎其實就像是電玩遊戲中各個角色的不同能量值。
不是一定要全滿,但最少都要有一定的數值。
例︰你不必學庫五車,但怎都要識一些日常生活知識罷。
回正題︰
第三個十年,我會覺得是有點像實習期,
用來摸索、練習、適應頭二十年所建立起來的「自我」。
到第四個十年,應該已經對自己有一定了解,
是時候找條跑道,由起跑線開始勇往直前,向著終點的標桿直跑了!
不是盡力,是一定要做到!
(即將告別第三個十年系列 -- 其之一)
地球一小時
昨天,三月廿八日星期六晚上八時半,
是環保團體發起名為「地球一小時」的活動開始時刻。
準時把家中的燈關掉,除了廚房燈,
因為爸爸正在煮晚餐……
後來九時許正式開飯,媽媽就話太黑了,
結果她走去開了一支光管……
這樣一個全球性的活動,參與的國家很多,
從電視看到很多國家著名建築物都有響應。
辜勿論這樣關燈一小時能節約多少能源,這不是活動重點。
重點是要讓環保這個訊息傳開去,
要令所有人都意識到環保是甚麼一回事。
早幾日在巴士上看了很多次盧冠廷先生的訪問,
他有個說發很有趣,他說,我們大家都正在食十個地球!
主持人問何為食十個地球?
盧生說,我們現在消耗資源這個數量,要十個地球才夠用!
但,我們不會有另外九個後備地球呀!
所以他說他會由生活做起,他都說要一時三刻變得完全環保,
他自認努力了這麼多年,他的生活習慣還是正食三四個地球,
不過,總比食十個地球好……
電力發明了多久?人類懂得用石油和煤又多久了?
工業革命開始這二三百年來……地球改變了多少?
在現今訊息發達的年代,以上的問題大家心中有數。
現代盲目地追求科技的發展、都市化、全球化,
究竟是真的造福人類,改善人類的生活,
還是只是把我們的先祖活了幾千年也可以和諧共存的地球,
以極短的時間催殘至同歸於盡的地步?
希望不要到地球真的只餘下一小時的時候,
這個課題才會成為全人類心中的一個遺憾!
2009-03-24
夢上學
今早清晨醒來,只聽到一下超大的雷聲,
昨晚的夢境給一下子轟走了……
不過卻喚起了前晚的一個上學夢。
中學畢業都十年有多了,
還夢到上學的日子,更有趣的是,
夢中的我還說「今日是day1,lunch後是P.E.堂呀!」,
醒後回想起來,中七當年,
好像真的是在循環週一午膳後是體育課呢!
如來那個時間表還印了在腦海深處……
夢中大部分東西都是朦朧的,最清晰的只有兩個人,
一個是Mark少,另一個是教PE的羅Sir。
不是現實在中七教我的楊sir,現是羅sir,
可想而知羅sir的PE老師形像我有幾深刻……
可惜的是,未能在夢中聽到他說一句︰
「做掌上壓做到我叫停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