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2

既視感(déjà vu)

不懂法文,不知道這個法文詞語déjà vu 怎樣讀。
不過去年有齣荷里活電影叫就叫做
沒有看過,但好像從廣告中聽過大約是讀「爹楂烏」。

上網找了一找,發現中文維基百科把這個詞譯了做「既視感」,
但我估,看了這三個字還是不明白甚麼是déjà vu罷。
可能這個現像真的太難以言寓,所以英文也沒有這個字,
英文也只是直接用這個法文詞語,不過英文字沒有é、à,
所以變成了Deja Vu。

說了半天,甚麼是déjà vu呢?
是一個很神奇,但大概每一個人都會有試過的現象或感覺。
具體來說,就是一種虛無縹緲的似曾相識感覺,
(所以亦有人把déjà vu 譯成「似曾相識」)
即是那種去到某處或者見到某些人或事時,
突然有種「好似曾經親身經歷過現在這件事」的感覺,
很多時候會覺得是曾在「夢」中見過的。

對罷,你也有試過有這種感覺罷。

對於這個奇怪的現象,有很多不同的理論和解釋,
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大個方向去考慮。

1)是由於左右腦的信息處理突然不協調所致。
2)是人類自身對未來的某種預知。
3)是人類對於其他平行宇宙正發生的事的感應。

其中,有很多人意圖把任何都「科學化」,
這類人最喜歡以第一類來解釋這個現象。
他們會說,是因為左右腦突然出現短暫的不協調,
令到兩邊腦葉出現一剎那間的不同步。
講到好複雜,即係例如左腦先接收到眼前的影像,
下一剎那,到右腦收到,於是腦部就會誤以為這個情景曾經發生,
其實所謂那個「曾經」,只是上一剎那左腦已收了一次訊號罷了。

我不敢說沒有這個可能,或者有部份現像真的是由於這樣而來,
但,我不相信這就是déjà vu的唯一原因。
有時一些超強烈的déjà vu發生時,不單會覺得眼前的情況曾經發生,
甚至可以回憶到在「夢」中見到的「接下來會發生」的事。
如果這種déjà vu就不能單單用第一種理論來解說罷!

第二種說法,就是預知未來的能力啦!
這個想法,十分之有科幻感,亦是最引人入勝的一個說法。
每個人其實都有某程度上的預知能力,
是不是一個非常夢幻的想法呢?
有人以為,這種預知是生物的本能,好像動物可以預知天災及早逃難一樣。
又有人以為,是腦電波突破光速,偶而闖入某個短暫的未來得到一些資訊。
更有人覺得可能未必是未來,而只是睡眠時靈魂出竅去了某些將會去的地點。

不過這種預知未來的想法,不免會有一個潛在的問題,
就是變得要認同「未來是可以預知的」。
即是要認同我們做每一件事都是早已注定?

第三種說法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心態而生?
平行宇宙、多重宇宙,這個說法是近代很多人願意接受的概念。
小時候有看過叮噹大長篇,還記得「魔界大冒險」嗎?
大雄用那個「神奇電話亭」創造了一個「魔法」和「科學」互換的平行宇宙。
我好肯定,那是我第一次有「平行宇宙」這個概念的。

有人就把déjà vu當作是各個平行宇宙中的「我」的一種無意中的交流。
例如「宇宙A」的我今天食了麥當當的新餐,不知為何夢中把訊息傳了給「宇宙B」中的我。
於是過幾天,「宇宙B」的我行過麥當當,見到有新餐行入去試一試的時候,
就會有一種「曾經食過」的感覺了……是否很玄呢?

不過某程度上,覺得近年這個「平行宇宙」的理論被各式創作,
諸如小說、電視、電影、動漫畫等等用得太過濫了,
濫到一個有點過份的程度,好像是一張百搭牌,任何橋段都可以用這方法過橋一樣。
所以如果把déjà vu也算入這個「平行宇宙」的頭上,
就真的有點悶……

如果三個說法要選一個,你會覺得déjà vu較接近哪一個?
或者,你又會否想到第四個更有可能接近事實的解釋呢?

最後,送上一個以「déjà vu」為題的街頭魔術表現給大家看。
表現者是近年一個在街頭魔術界很有名氣,極具話題性的Criss Angel。

0 留言: